RGB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的不同强度组合呈现丰富色彩。本文详细介绍了RGB颜色空间的起源和颜色范围。
RGB三原色起源于上世纪初1809年Thomas Young提出视觉的三原色学说,随后Helmholtz在1824年也提出了三原色学说:即:视网膜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线敏感的视色素,当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大脑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
在显示器发明之后,从黑白显示器发展到彩色显示器,人们开始使用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荧光粉(CRT,等离子体显示器),或者不同颜色的滤色片(LCD),或者不同颜色的半导体发光器件(OLED和LED大型全彩显示牌)来形成色彩,无一例外的选择了Red,Green,Blue这3种颜色的发光体作为基本的发光单元。通过控制他们发光强度,组合出了人眼睛能够感受到的大多数的自然色彩。
计算机显示彩色图像的时候也不例外,最终显示的时候,要控制一个像素中Red,Green,Blue的值,来确定这个像素的颜色。计算机中无法模拟连续的存储从最暗到最亮的量值,而只能以数字的方式表示。于是,结合人眼睛的敏感程度,使用3个字节(3*8位)来分别表示一个像素里面的Red,Green 和Blue的发光强度数值,这就是常见的RGB格式。我们可以打开画图板,在自定义颜色工具框中,输入r,g,b值,得到不同的颜色。
RGB颜色空间以R(Red:红)、G(Green:绿)、B(Blue:蓝)三种基本色为基础,进行不同程度的叠加,产生丰富而广泛的颜色,所以俗称三基色模式。
RGB空间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颜色显示模型,电视机、电脑的CRT显示器等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模型。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现实生活中人们见到的颜色大多是混合而成的色彩。
肉眼可以识别世界上的所有颜色,而RGB几乎可以组合成世界上所有的颜色!
RGB的每个元素在计算机内存中占用1个字节,1个字节等于8个bit位,所以RGB每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256(2的8次方)(从2开始算次方我个人觉得是因为bit位,因为一个bit位可以表示两种状态)
那么三色组合起来256x256x256=16777216(一千六百七十七万七千二百一十六)种颜色,这么多的颜色几乎可以覆盖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所以平常电视机、电脑屏幕、任何显示仪器都会通过这种RGB颜色空间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