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行业需要经常和色彩打交道,如:粽子盒、月饼盒,酒盒,化妆品盒,茶叶盒等。然而在它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色差。那么,它的颜色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文进行了简单总结。
品牌在使用塑料、金属、玻璃、瓦楞纸时,创新方式日新月异。但每种基材各具特性,因此色彩显示效果与最初确定的方案相去甚远。纸板和瓦楞纸易吸墨,金属和玻璃则完全不吸墨。此外,如若定色不准确,基材色彩会有很大差异,造成色彩显示效果天差地别。
有些油墨为水性,有些为石油系。即便是同一种印刷技术(例如:平版胶印),供应链中的一家制造商可能使用大豆油墨,而另一家使用石油系油墨。有些数字印刷机根本不用油墨,而是使用墨粉,其色域与平版胶印或柔印截然不同。这会成为色彩一致性的一个难题。
上述每项因素都会影响最终输出效果。即便一个组件(例如:折叠纸盒)的所有变量都得到妥善管理,但品牌要管理的绝不止一个组件。难就难在要整合品牌的所有色彩包装组件:纸盒、小袋子、零售专用货架托盘、陈列、标志、船运集装箱,在销售点共同营造统一的品牌体验。
为了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多家供应商和单一供应商的多家印刷厂,是两种常用的大批量包装印刷模式。即便上述印刷厂采用相同的基材、油墨、乃至印刷技术,单一包装加工商或分布于全球的加工公司难以达到品牌商的一致性要求。
通常,由单独个体评估印刷机上的包装色彩。其中涉及诸多环境和主观因素:光源、环境色彩、当天印刷机操作人员的个人见解、每人所见色彩不尽相同。唯有在规格设定、印前媒体、制造、品控等各环节清晰沟通色值,方能确保整条供应链中的色彩一致。以通用色彩语言,沟通存储于云端色库的色值:各方均可访问准确规格,便于整个包装过程中接触色彩的人员测量和控制。
实物标准(彩通扇形色卡、油墨色办或合同校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一般来说,数字标准(虑及印刷技术和目标基材的光谱值)更利于在整条包装供应链中一致沟通色彩事宜。了解如何使用上述各项标准来优化工作流,力争高效实现色彩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