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调配是印刷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因此在各个环节都需要格外注意。本文简单介绍了油墨调配环境要求和注意事项。
检视透射片或灯片时,要用5,000K色温的灯箱,那么检视反射稿件时又怎样?同样是5,000K色温下作检视,但实际上,很多同业都会以6,500K色温作为检视标准。但同一油墨在不同色温的光源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果总色差(Color Difference)大于2.0delta-E,肉眼已能分辨出其差异。
因为油墨色相的调配建基于减色法原理,叁原色油墨的等量就形成偏黑
色。即是由原色墨(Primary Colors)相互调混而得第二次色(Secondary Colors),或第二次色互调配而得第叁次色(Teritiary Colors),都较原色色彩暗得多。如果以最少的墨种而调配出来的颜色,其颜色的鲜艳度及明度较佳,因为灰度减低,明度就高。
经验不足的技工,调配专色油墨时往往就越调越量大,特别是深色专墨的调配。深色油墨是较淡色油墨难调配些。调配前,应分析主色墨和辅色墨的比重用量,明暗关系,然後秤量油墨,先以主色墨为重点,然后徐徐加入辅色墨调配。假如主色墨及辅色墨的比率为9:1,而辅色墨先被放量至1.5,则主色墨随而放大至13.5。即变为13.5:1.5,才可得出正确的颜色,而墨量就增加50%。
印刷厂在调配少量油墨时,利用两把墨刀作调拌,均匀调配后,会利用纸条捻墨将极少量油量施于粉纸纸条,然后跟客来色样在标准5,000K色温光源下作检视,而油墨厂在调配大量专色油墨时,会利用搅拌机及叁辊研墨机作搅拌及研磨。调配油墨色相准确外,油墨的印刷适性亦同样重要,如黏着度(Tack),粘度(Viscosity),乳化率等。对印刷後剩馀的专色墨,仍可根据新稿件的色相作调配,但往往饱和度偏灰,特别是从墨斗取回的剩余油墨,时有乳化或印刷适性有所改变,最好还是调配成黑墨或灰墨。
1. 在色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油墨的颜色种类应当越少越好,即能采用2种颜色拼成的混合色,就不要用第3种颜色的油墨,因为按照色料减色法原理,配色采用的颜色越多,就意味着黑色成分越多,混合色的饱和度就会降低。
2. 要估计印品印样所带的色相,以便决定用什么色相的油墨来调,同时判断以哪个颜色为主,作为基本墨,而其他墨作为调色墨。调配专色墨时一定要以基本墨为主,辅以调色墨,这样配墨量才不致于过多。
3. 调小样的纸张尽量与印刷所用的纸张相同。由于油墨的色样是印或刮在纸张上进行观察的,其油墨的颜色随纸张的白度、不透明度、吸收性等质量因素而变动,保持纸张前后的一致,可以避免由于纸张不同造成的颜色误差。
4. 油墨色样的印样或者刮样的墨层的厚薄直接影响到油墨的颜色。一般情况下如果墨层厚、亮度低,则颜色深一些,不同的印刷方法,如凸印或者平印,实地或者网线,湿套印或者干套印,其墨层厚薄是不同的,颜色也有差别。
5. 油墨色样的印样或者刮样的墨层是否经过干燥以及干燥时间的长短,对颜色测定和观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油墨在干燥前后,其表面皮膜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性能是不同的,即使在干燥以后,由于油墨皮膜的耐气候性不同,其颜色仍有可能继续发生变化。
6. 调专色油墨时,首先要调出饱和色相的颜色,若需调淡,再用撤淡剂调至所需的专色。
7. 经过小试调配合适后,方可找出配比,按比例进行扩大生产。另外,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对颜色的影响,比如印刷工艺的控制、给水量、印刷设备等。胶印工作者要认真总结调配专色油墨的影响因素,在生产中确实掌握其规律性,保证产品的质量。